close

   日前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佈了近兩年(2012、2013年)全國和分省的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,在全國範圍內,近兩年就業率較低的,包括播音與主持藝術、表演、公共事業管理、電子商務等15個專業。從省份來看,每個省份近兩年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不盡相同,有的與全國榜單還有所出入。
   令很多人意外的是,這次全國和各省市上榜的專業中,有很多是開設不久的專業,這些專業曾因熱門,而需求旺盛,然後又如此迅速淪為冷門,確實令人感慨萬千。市場之變化多端,市場之無情,由此可見一斑。這是市場的常態,面對如此陰晴不定的市場,高校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和對策?遺憾的是,在開設專業方面,高校沒有體現出應有的理性和淡定,而是一味地迎合市場。有的專業,短時間內有數十家、上百家高校一起上馬,有的學校則一年上馬十餘個專業。市場規律是無情的,供過於求,必然造成“產品滯銷”。某些專業的命運便只能是“其興也勃,其亡也忽”。
   同時,如此這般“有條件也要上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”的專業,辦學質量是無法保證的,對於學生是不公平的。因為急著迎合市場需求熱點,很多專業的創建過程往往是“急就章”,辦學條件並不完全成熟,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備辦學條件,諸如辦學經驗、師資、實驗室、實訓場地、實習單位甚至課室、宿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,學生不可能在這樣的條件下,得到良好的專業教育,他們的四年大學的成長,因此也無法達到應有的高度,從而在就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。
   此外,這些追逐市場潮流而開辦的專業,通常還有一大弊病——專業設置太細、太窄。市場上物流行業興起,就趕緊開設物流管理專業;主持人容易走紅,就急吼吼地設置主持專業。此次榜上有名的公用事業管理也屬於此列。這樣的專業設置下訓練出來的學生,儘管可能會在某個行業顯得更加專業,但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,適應性相對較弱,就業面也就不夠廣泛,從而影響就業。
  問題最終又回歸到大學要培養什麼人的問題。市場需求變化多端,如果大學一味地迎合市場需求設置專業,只能是疲於奔命而事倍功半。
   這並不是說大學就要對經濟社會的需求視而不見,孤芳自賞。對於市場需求,大學既要“有所不為”,“以不變應萬變”,也要“有所為”,在專業上進行適當調整。在這方面,我想應該遵循兩個原則,一個是要揚長避短,興辦一些與原有優勢專業關聯度較高的新專業,這樣能夠保證辦學質量,是對學生負責的態度。二是專業儘量要寬口徑。比如說,物流行業的很多事情,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也能夠勝任,顯然,在工商管理專業中開設一些關於物流管理的課程,對於學生就業而言,要比開辦物流管理專業好得多。
  (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周雲) 編輯:冉丹  (原標題:教授:高校專業設置不應跟在市場屁股後面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06arlu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